文件名称: | |||
索引号: | |||
公开目录: | 公开责任部门: | ||
发文日期: | 公开形式: | ||
生效日期 : | 有效期: |
今年三季度,邵阳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平稳,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保持向好态势,利润总额持续增长,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稳步增长。
一、规模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
1、总量稳步增长增速逐月上行。全市规模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36.76亿元,同比增长24.9%;其中,9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20.44亿元,同比增长26.5%。从逐月的发展态势来看,规模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也从2月份的17.9%,提高到9月份的26.5%,我市规模工业生产发展呈现“平开稳走、逐月上行”的态势。
2、规模工业的稳步增长得力于“三个强力”拉动。
---得力于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的强力拉动。前三季度,我市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,累计实现增加值122.92亿元,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89.9%,同比增长26.5%。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.6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到了94.6%,拉动增长23个百分点。
---得力于制造业的强力拉动。前三季度,增加值总量占我市近85%的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6.11亿元,同比增长28.7%。高出全市平均增速3.8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21.4百分点,贡献率达到了95.5%。
---得力于大中型企业的企稳回升的强力拉动。前三季度,我市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速从2月份的15.2%,提高到9月止累计的25.4%,增速回升了10.2个百分点。特别是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全市前三名的湖南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(三一汽车)、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、绥宁县宝庆联纸有限公司1-9月累计增幅分别增长95.8%、35.8%、31.8%。
3、规模工业营运状况持续向好,企业运行质量提高。三季度,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6.05%,同比增长37.05个百分点,较一季度增长48.82个百分点。构成综合效益指数的七项指标中,有六项为正增长,仅资产负债率为负增长。具体为:总资产贡献率为16.85%,同比增长2.71个百分点;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6.01%,同比增长4.4个百分点;资产负债率为49.96%,同比下降0.44个百分点;流动资产周转率为7.23次,同比增长0.98个百分点;成本费用利用率3.82%,同比增长0.78个百分点;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2986元/人,同比增长27.61%;产销率98.61%,比同增长0.12个百分点。从上述统计数据分析来看,三季度邵阳规模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。
4、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逐渐减缓。三季度,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.8亿元,同比增长73.4%,较一季度增幅下降45.6%;亏损企业38家,同比下降20.8%;亏损企业亏损额1.66亿元,比上年同期减少22%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,31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,实现利润15.58亿元,同比增长66.7%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成为拉动全市利润增长的主要力量。这三个行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5.84亿元,占全市利润总额的39.5%。
5、五大优势行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。三季度,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、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五大优势产业拥有企业数266家,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30.6%;拥有资产70.09亿元,同比增长25.1%;主营业务收入147.92亿元,同比增长38.1%;利润总额7.04亿元,同比增长73.0%,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47.6%。
二、规模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
1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。从分县市区发展情况来看,洞口、北塔、大祥、隆回、邵东、新宁、绥宁、新邵、双清等9个县市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。其中,洞口县31.2%、增速超过30%,除城步县、武冈市分别只有17.4%、-14.4%外,其它县市区增幅大都在20-30%左右;但差距偏大,增速最高的县市区与增速最低的县市区相差35.6个百分点。
2、规模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,高新技术含量低。三季度,全市87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,有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项目经费支出的企业只有300家,仅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数的34.5%;从事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3230人,只占规模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2.5%;研究与实验发展(R&D)项目经费支出2.12亿元,仅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0.6%。大多数企业技术较为简单,缺乏研发、设计和创新能力,产品的技术含量低,企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量的增长来实现的,依靠技术进步、增长效率实现增长的较少,这也势必影响企业长远发展。
3、规模工业企业负债呈现递增趋势,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。三季度,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负债合计达130.46亿元,同比增长23.81%。其中,从行业分类来看,负债同比增长前5位的是:皮革、毛皮、羽毛(绒)及其制品业负债1.53亿元,同比增长103.5%;橡胶制品业负债0.6亿元,同比增长61%;化学纤维制造业负债4.52亿元,同比增长51.7%;通信设备、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负债1.16亿元,同比增长44.4%;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负债1.15亿元,同比增长44.1%。这些行业企业负债的递增使得以上行业的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,融资更加艰难,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三、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
1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,优化区域产业结构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,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,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,做大做强“两型”产业和特色工业,依靠科技进步,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全面快速提升新型工业化整体水平。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优化区域产业结构,重点发展优势支柱产业。
2、探讨企业发展后劲,努力提升科研发展水平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命运,因此,今后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我创新能力。首先,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企业科技水平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,因此要积极创建集贤纳才的企业公共环境,以便吸纳和留住人才。其次,要出台优惠政策,鼓励企业员工搞科研,搞创新,大力开展小发明竞赛活动,使企业通过科研和创新,学习新知识,掌握新技术,增长新本领。最后,要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,以信息化技术贯穿企业的生产、销售、决策、管理和监督等环节,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以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。
3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,力推企业可持续发展。优化金融部门和各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定期信息沟通机制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,搭建银企融资平台,提高银企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效率,加强企业资金需求的预测,定期向有关商业银行推荐优势企业建议名单,努力协调解决企业流动资金、原料收购资金供应中的问题,进一步加大对支柱产业及优势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,增加流动资金的投放。积极推进全市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立,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考核系统,加强企业与担保单位的合作,加大企业的推介力度和信贷资金争取,缓解部分企业融资困难、流动资金贷款难的问题。
邵阳市统计局米凤彪供稿